近日,貴州省公布了7月法定傳染病疫情情況,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3種,死亡68例,其中艾滋病死亡66例,占比超95%。
全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,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,我國現存的艾滋病感染者超過114萬例,其中50歲以上人群約占44%,15~25歲的青年學生人群約占36%,艾滋疫情呈現“年齡兩極分化”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?我們先來聽聽小杰的故事。
高三男孩自述:一次后悔的經歷,讓我染上艾滋病
小杰(化名)是一名高三的學生,一次好奇和沖動讓他染上艾滋病。小杰說,他分享自己的經歷不是博取同情,而是為了給同齡人敲響警鐘,保護好自己。
01、一次沖動,我染上艾滋病
高二暑假,17歲的小杰想到自己即將步入高三,學業繁重,就想放松一下。出于好奇和尋求刺激的心理,小杰同意跟網友見面。網友比小杰大四歲,打扮很酷,講話很成熟,讓小杰產生了莫名的崇拜之情。就這樣,小杰和網友走進酒店,發生了高危行為。
后來,小杰回想起那晚的舉動,腸子都悔青了。
很快,高三開學了,小杰把這段經歷埋在心底,不打算跟任何人說。但在國慶假期,他的身體出現異樣癥狀,先是持續低燒,然后拉肚子,渾身沒勁。
小杰隱隱感到不對勁,他上網查閱資料,發現自己的癥狀和艾滋病很像,于是買了試紙做檢測,測了兩次,最終顯示兩條杠——陽性。復雜的情緒頓時涌上心頭,小杰重新聯系那位網友,沒想到對方矢口否認。
小杰顫抖著掛掉電話,才發現自己是多么害怕和無助……
02、隱瞞父母,終于考上一本
由于擔心事情曝光后上不了大學,小杰甚至不敢對父母坦白病情。思考了很久,他決定先好好學習,一切等高考后再說。
很快,高考成績出來了,小杰成功考上一本線,全家人都很高興,小杰卻很想哭,天知道這半年他是怎么過來的??粗胰讼矏偟臉幼?,他心里的愧疚減輕了一點,但自己犯下的錯,總歸是要自己承擔的。
03、開始服藥,病友給了我安慰
高考后,小杰向相關機構尋求幫助,開始服用免費藥。
雖然免費藥的副作用比較大,但對于沒有收入來源的小杰來說,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。慢慢地,小杰認識了幾個病友,對艾滋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。知道小杰的情況后,病友也暖心安慰,機構人員給他科普了很多相關知識。
有了他們的關心和幫助,小杰又看到生活的希望。他想在大學好好學習,讀研讀博,爭取以后能吃上更好的藥物,同時幫助跟自己一樣的人。
為何校園成艾滋病“重災區”?
你可能很好奇,青年學生為什么會被艾滋病青睞?其實,校園成為艾滋病的“重災區”是有原因的。
一方面,我國的青少年學生普遍缺乏性教育,出于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,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,對于性教育都是諱莫如深,導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,生理已經發育,但心理跟不上,不懂得自我保護,不知道高危性行為的風險,有些學生甚至不知道艾滋病會傳染。
另一方面,不少高校雖然開設了健康教育課,但學生的參與度低,課程的實用性不足,僅僅是浮于表面的性教育,無法給學生傳授真正的性知識,甚至可能將“防艾教育”發展成“恐艾教育”。
此外,手機和網絡的快速發展,讓青少年學生更容易接觸陌生的網友,如果沒有正規的引導,在荷爾蒙的驅使下,他們可能無法做好安全措施,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風險。
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?
對于孩子的性教育,家長應該負起主要的責任。那么,為了降低艾滋病感染風險,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?小九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。
不要缺席孩子的性教育
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上,不要點到即止,羞于表達,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基本的科普,幫助孩子保護自己,減少艾滋病傳播風險。
告訴孩子預防方法
讓孩子知道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,并且教會他們預防方法。比如,不輕易與他人發生關系,如果發生性關系,應做好防護措施,正確使用避孕套;遠離毒品,注意個人衛生,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。
發生危險行為后,及時自救,積極檢測
家長還要告訴孩子,發生高危行為后,一定要學會自救。
一是,去當地疾控中心或大型醫院購買阻斷藥,并在72小時內服用,服藥越早,效果越好,連續服用28天不能中斷。
二是,窗口期(一般是6周)過后,要去正規的機構進行HIV抗體初篩檢測,或者購買艾滋病檢測試紙自我初篩,及時發現異常。
延伸:未來幾年,艾滋病可能被治愈嗎?
一直以來,艾滋病都是無法治愈的疾病,需要終身服藥,以至于有些人在感染后萬念俱灰,產生輕生的念頭。不過,現在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,在未來幾年,艾滋病有可能被治愈嗎?
根據現有的研究,未來幾年治愈艾滋病的可能性很小,但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幾例被治愈的案例,醫學上稱為“HIV功能性治愈”,意思是進行一段時間的抗病毒治療后,即使停止用藥,體內的病毒也不會死灰復燃。
艾滋病發展得快慢,主要與治療時機有關,疾病發現越早,治療越早,病情也能控制得越好。不管將來是否能治愈艾滋病,大家都要學會預防。對于感染者來說,只要積極治療,定期復查,健康生活,也能過上正常的生活。
來源:39健康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