灤 醫 科 普
夏天到了,啤酒海鮮加擼串的生活又嗨起來了,對于我們超聲科醫生來說,找泌尿系結石,也成了每個夜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了,少則三兩個,多則七八個??粗且粋€個痛得滿頭大汗、甚至惡心、嘔吐的患者,聽著他們最多的問,為什么是我長結石,我為什么長結石,我應該怎么做,我應該吃什么,我不應該吃什么,今天,咱們就來一起學習下這些為什么。
首先,我們看看結石是怎么形成的,尿液中鈣、草酸、尿酸等濃度過高,會形成小結晶,當它們不斷集聚增大,沉積在腎里,腎結石就這么形成了。在腎結石較小或者沒有造成梗阻時,一般不引起臨床癥狀,若結石堵塞腎盂腎盞或它從腎跑到輸尿管時,因梗阻引起腎盂或腎盞積水,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疼痛。由此我們也知道了,腎是輸尿管結石的“家”。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,結石形成需要的“營養”是怎么來的,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會得結石。
腎結石病因明確,包括:
1代謝性疾病,如糖尿病,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,影響尿液PH值,使尿中的鈣排泄減少,蓄積于腎,形成結石;
2尿路梗阻,排尿不暢,也易于形成腎結石;
3尿路感染也會引起感染性腎結石;
4某些藥物引起的藥物性結石;
5尿量減少。
那么,“我”和家里人吃的一樣,為什么是“我”得了結石呢?到底有哪些因素讓人容易得腎結石呢?包括可預防因素(那些不應該的):
1飲水少;
2過多食用咖啡、紅茶、可樂;
3攝入鈣質過多;
4攝入含草酸過多的食物(菠菜、花生、甘藍、杏仁、甜菜等);
5攝入過多含嘌呤的食物(動物內臟、海鮮等);
6肥胖;
7藥物使用不當。
還有一些很難預防的因素,如:
1男性,男女輸尿管結石的發病比例約為3-9:1;
2年齡:25-40歲;
3家族史;
4地域差異;
5種族差異。
最后,應該做什么?如果沒有輸尿管結石發作,那就做好以上提到的可做的預防,如果是出現疼痛癥狀,那就需要及時就診了,如果確定是輸尿管結石,可先用藥物解痙止痛、擴張輸尿管,對于0.8cm以上的結石,鑒于排出比較困難,建議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,并在自身能接受的情況下適當活動,如慢跑、散步、輕跳等;對于那些比較頑固堅硬,體外沖擊波碎石效果不明顯的,可采取輸尿管硬鏡、軟鏡碎石取石術,結石太大或其他方式取石治療失敗者,需輸尿管切開取石。
為什么一定要讓石頭盡快排出呢?因為結石導致尿路梗阻可能會出現感染導致腎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,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,最大限度的去除結石,控制尿路感染和并發癥,保護腎功能并預防結石復發。
對于任何疾病,預防都大于治療!做好預防,遠離病痛!
撰稿:超聲科 陳俊慧